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

你有說走就走的勇氣嗎?

很棒的一部書, 光看介紹就另我感動莫名,
我承認我自已沒有說走就走的勇氣, 你呢?

說走就走!父子徒步環島51天 

 

內容簡介

我陪著維維,他也陪著我,我們從徒步環島開始,學著走我們自己的路。
「我就是要走路!」
因為這句話,他們頭頂驕陽、肩扛重裝,踏上徒步環島之旅。
  二○○七年夏天,四十七歲的魯文學辭去工作,十二歲的魯適維國小畢業,面對人生的轉變與開始,意外誕生了瘋狂的步行環島計畫。他們就像年齡相近的兩個大小孩,互相陪伴,學著走自己的路。他們一起踩過人煙罕至的古道、砂石漫天的公路;一起看見蔚藍遼闊的海岸、綠波盪漾的田野;在台灣最東邊喝下第一口沁涼啤酒,在荒野迷路無援時互相擁抱打氣,在車輛稀少的大橋上手牽著手,在行程結束那天合力插下一面大國旗。
  爸爸說:「我不會教小孩,所以我就陪小孩,把自己當成他的同學、朋友,一起走過昨天、經歷今天、面對明天。」維維說:「爸,我很高興我不需要尊敬你,這樣,我們就可以像朋友一樣,可以跟你說很多事。」
  說走就走,需要的是傻勁、勇氣及熱情。五十一天,經歷的不只是環島步行,更是一趟生命之旅,兩顆溫暖的心隨著前行的步伐,越來越靠近。
如果「有些事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做了」讓你的夢想蠢蠢欲動;
他們「不為什麼,說走就走」的傻勁,將使你勇敢踏上旅程!
【前言?爸爸說】走自己所想、所愛的路
小孩誕生的那一刻起,面對未知的明天,他和我是站在同一個起跑點的,他不知道明天會怎樣,我也什麼都不知道。那麼,我和他的差別在哪裡?在於我擁有過去所累積的經驗吧,這些經驗讓我在面對明天時,有能力可以應付未知的一些事情。
  所以,我不需要教小孩什麼,只要依循著他、培養他的能力,讓他有能力過自己未來的生活。
  那麼,什麼是他需要培養的能力?第一是「知道」的能力,他要有能力去獲得知識。第二是「思考」的能力,他要有能力去判斷、重組、推演獲取的知識。第三是「實行」的能力,他要有能力實踐他想要做的。
  我一邊興致勃勃地向維維媽媽說明這番領悟,同時發現,這正是我自己需要學習的功課──因為,我不會的東西,我沒辦法教得出來。於是,維維啟發了我的學習之路,我感謝上天送給我維維這麼一個很棒的禮物,透過和他的交流,我開始向生命學習。
  讀到紀伯倫《先知》裡談到「孩子」的那首詩(註2),我將它打字列印出來,貼在辦公桌的隔間板上,時時觀照。

你的孩子不是你的
他們是生命本身充滿渴望的兒女
他們經由你來到這個世界 但
他們不屬於你

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 但不是你的思想
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
他們的身體住在你的屋裡 但
他們的靈魂並不
因為 他們的靈魂居住在明日之屋
甚至 在夢中你也無法前去探訪

你可以盡力讓自己變得像他們 但是
不要使他們像你 因為
生命不會倒流 也不會在昨日佇足

你是弓 經由你 
射出子女的生命之箭
神箭手瞄向無窮遠的標的 以牠的神力將你拉彎
把箭射得又快又遠

任那神箭手將你彎滿
那是一種真正的喜悅 因為
一如牠喜愛飛快的箭
牠也同樣喜愛沈穩的弓

  我不會教小孩,所以我就陪小孩;我不知道要教他什麼,但是我可以給他大量大量而無所要求的愛。在維維成長的路上,我盡可能地陪伴他,甚至在加班時也常常帶著他在公司裡陪著。
  從他很小的時候開始,只要他在路上看到各種感興趣的事物,我們就停下來陪著他看;他想畫畫的時候,就陪著他畫;他想玩什麼玩具,就陪著他玩;他喜歡看鋼彈卡通、組鋼彈模型,就陪著他做;他喜歡軍事和生存遊戲,就陪著他看電影、做模型、玩槍戰;他喜歡聽相聲,就陪他一起聽、一起哈哈大笑。
  我把自己當成他生命中的同學、朋友,而不是長輩,我們一起走過昨天、經歷今天、面對明天。我不會要求他必須這麼做或者那麼做,我只是陪著他,和他討論彼此的想法;我告訴他,他要學著探索自我,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事;在他需要的時候,我會盡可能地幫他。
環島,是維維和我都想做的事;徒步環島,則是維維自己提出來的。
  我支持他的想法,一起陪他完成這項艱困的挑戰,完成他對自己的承諾。希望藉由他這次親身走完台灣,創造他自己的高峰經驗,鍛鍊達成目標的能力,讓他在末來能實現自己生命中所追求的每個夢想。
  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生命旅程,我期待我們都能快樂、單純而成功地走在自己所想、所愛的路上。
這次,我陪著維維,他也陪著我,我們從「徒步環島」開始,學著走我們自己的路。
【後記?爸爸說】如常地平靜生活
 
走完環島後,我們全家配合媒體的邀約上了幾個節目,大家對維維充滿了興趣,也對我們教導孩子的方式感到好奇。
  我不覺得我們有什麼特出,只是做了一件大家都能夠做而沒做的事情罷了。也不覺得我們教養維維的方式,是不是比較好??我只是從自己生長過程裡,所經歷過喜歡和不喜歡的經驗,盡量保留比較快樂以及修正後的部分,和維維相處。
  在清境農場的山上,我是父親的小跟班。他要到田裡或到哪裡走走,總要我跟著去,平常在家裡沉默的他,在路上便一直和我說話。我習慣這樣的父子感情,所以,我到哪裡也想維維一起跟著,或者,我陪著他做他想的事。
  小時候在暴烈情緒母親不穩定地打罵及拿著菜刀追砍的陰影下成長,我也帶著不穩定的暴烈情緒,當自己明白後,便努力用和緩穩定的情緒和維維相處,希望他不再有我過去的印痕。
  我的人生一直迷失於在乎別人看法、看起來實際,但並不太能對自己交代的情況中。所以,我給維維相當大的自主性,讓他在自主作為的辯證中,去明白:「我是誰?我的人生是什麼?」
  有一天我看見,外表已是成人的自己內心有太多的缺角,明白自己內在是個缺乏愛的小孩。於是,我給維維大量大量沒有任何要求的愛,他不必用乖巧、懂事、成績、才藝來換取,也不必汲汲向我索要,不必用冷酷吸引我的注意,不必用壞脾氣要我撫慰,不必裝可憐要我憐憫。所有我們相處的時間,我用大量的愛把他灌滿,讓他時時刻刻分分秒秒處在滿滿的愛和溫暖中,支持著他在面對自己的困境時依然能夠安然自在。
  我是生活在山上的封閉小孩,在國三以前根本不知道可以考高中,在唸高中以前根本不知道還可以考大學,大學畢業後也根本不知自己在做些什麼。因此,有機會我便讓維維做不同的體驗。我們不強迫他,徵求他同意配合媒體上節目,這也是一個很棒的體驗,去了解傳播怎麼運作,和人們感興趣的是什麼;下節目後,再和他聊他的感覺,注意有沒有帶來什麼變化和影響。
  很多人遇到我時,總是問我,維維在環島後有沒有什麼改變??老實說,我也說不太上來。有個朋友說,大概還沒有時間發酵吧!我喜歡這個說法。改變,總是需要長一點的時間,才比較看得出來改變的軌跡。
  比較明顯的是,維維變得不再害羞,自信心增強、自我的決斷力增強、自我的控制力也增強了。
  他上學後自己決定加入了童軍團,這是他認為學校中最接近軍事活動的隊伍。他也在學校的活動中,和同學自動上台做相聲表演。他對事物和喜好開始更有了看法,問他要吃什麼時,他不再說「隨便」或「都可以」。他自己開始主動減重,很有紀律地控制自己的飲食,不管再好吃的食物怎麼引誘,都能節制地吃飽了就不再多吃。他每天規律地很早五點半就自己起床,六點半到學校做運動。情緒控制也變得更好,比較容易耐煩,比較能好好說話,莫名的情緒性語言少了很多。
感覺上,他越來越像個小大人了。
至於學業,他大概還未能體會到學校知識的樂趣,不是他想花時間投入的項目。
環島也讓我收穫很多。
  走過台灣的每個地方變得很親近,自己內在認同的領域不再只是台北和清境農場了。一路上有很多人主動支持、加油和幫助,也讓自己在感動中,對同樣土地上的人們,有更多的認識和感受。
  自己由固定的上班族,變成了一個沒有固定收入的自由工作者,在對未來不明的狀況下,還是能保持著信心,就像旅程中每天早上扛起背包開始要走路出發一樣。
  在行程的後期,我看見了自己內在不穩定的躁動,知道自己離追求自在圓融還有一段路要走。這趟旅程也引發了自己原本內心裡深藏的一些念頭,接下來,還得一步步地繼續向前。
  讓我很開心的是,雖然我們走路環島引發了不小的熱潮,但隨著行程結束,整件事情很快地便歸於平靜,我們的生活也回復原來的平淡。
  維維在學校裡沒有變成風雲人物,沒什麼人認得他,老師和同學也沒有對他特別矚目,他能平靜又平淡地做他自己,沒有壓力地和大家一樣混在藍色的校服中。在街上也沒有人認出我們,這是我們最感激大家的地方,讓我們可以如常地平靜生活。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